光敏细菌让小鼠远离心脏病
时间:2017-12-07

  感光细菌让老鼠远离心脏病 - 新闻 - 科学网

  当心脏病发作时,血液不再流入心脏的一部分,导致组织缺氧,然后杀死心肌细胞。

  科学家长期以来一直认为,如果能够为这些心肌细胞提供紧急氧气供应,外科医生可以防止对心脏组织的永久性损伤,直到通过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恢复血流,从而保护心脏功能。

  现在,一项使用小鼠的研究尝试了一种创新的方式,利用光合作用的细菌感染心脏,使其在暴露于光线下时自然产生氧气。

  这种技术对于保护老鼠的心脏功能是非常有效的,但是专家指出,作为人类治疗的实施还存在一个很大的障碍。

  美国纽约西奈山医院的心脏病专家Hina Chaudhry说,这是一个引人入胜,激进的想法,我很高兴,但是他们到达人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果我是一个投注人,我敢打赌它最终不会被转换。

  本研究中使用的细菌是聚球藻(Synechococcus ssp。),也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转化为能量,同时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氧气。生物工程师众所周知,他们中的一些正在研究使用昼夜节律作为改善生物燃料生产的工具或作为模式生物。

  为了了解这些微生物是否能为组织提供急需的氧气,加利福尼亚州帕洛阿尔托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这些细菌感染大鼠的心脏肌肉,然后打开胸腔,阻断器官的主要食物动脉因此造成心脏病发作。

  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中将动物的心脏暴露于自然光下,细菌开始起作用,导致心脏病发作10分钟后组织氧含量增加了25倍。

  研究发现,在心脏病发作45分钟后,被细菌感染的小鼠心脏将超过60%的血液泵入那些不感染细菌但不感染细菌的小鼠的心脏中,更多的黑暗中的大鼠抽30%的血液。

  科学家们在6月14日的“科学进步”杂志上报道了这项研究的结果。他们在论文中写道,心脏病发作后尽可能保持心脏功能将具有深远的临床意义,可能代表了健康患者和心力衰竭患者之间的差异。

  同时,根据恢复第一周内从大鼠采集的血样,研究组没有发现细菌正在扩散或造成任何不利影响的证据,也不是人类的病原体。

  但乔德里指出,这种技术在人体中的工作方式有一个很大的障碍。她说人类的心肌比老鼠厚,所以光线不能穿透足够的细菌。

  乔德里还质疑研究人员报告的细菌是否是无害的,声称他们对啮齿类动物的免疫反应的调查是肤浅的和草率的。

  心脏病是一类较为常见的循环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由调节血液循环的心脏,血管和神经组织组成。循环系统疾病也被称为心血管疾病,包括所有上述的组织和器官疾病。这是一种常见的以内科疾病为主的疾病,其中以心脏病最为常见,能显着影响病人的劳动力(赵西喜)

  中国科学通报(2017-06-19第2版国际)